×

近日多地高温预警,北京强寿中医医院教您防暑小妙招

喜福临门 喜福临门 发表于2025-07-22 10:02:47 浏览7 评论0

抢沙发发表评论

七月流火,酷热难耐,全国多地纷纷开启“烧烤”模式,高温持续肆虐,中暑风险也随之急剧攀升。近日,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、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了高温健康风险预警。在高温酷暑之下,掌握一些防暑方法十分必要。北京强寿中医医院为大家带来中医防暑妙招,助您轻松应对炎炎夏日。

中医讲究“天人合一”,认为人体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调整作息、调理饮食。酷暑时节,应遵循“三多三少”的养生原则,做到多喝水、多休息、多降温,少喝高糖冰冻饮料,少在高温时段外出,少在高温环境逗留。

饮食调理

清热生津,健脾祛湿

吃对食材可退暑气,多摄入具有清热生津功效的食物与饮品。绿豆汤堪称夏日消暑经典,绿豆性甘寒,能清热解毒、清心利尿、止渴消暑 ,煮上一锅绿豆汤,晾凉后饮用,既能预防中暑,又可补养脾胃。酸梅汤由乌梅、山楂等熬制而成,具有清凉解暑、生津止渴的功效,冷藏后口感更佳。荷叶茶以荷叶为原料,新鲜荷叶能清夏日暑邪、化秽浊之气,有清热解暑之效,用鲜荷叶包粳米蒸饭,或泡茶饮用,都有清暑利湿的良好效果。还有苦瓜、黄瓜等蔬菜,西瓜、水梨等水果,都是清热生津的好选择,可适当多吃。

夏季暑湿较重,易影响脾胃功能。可适当食用薏米、芡实、山药、白扁豆等健脾祛湿食物。比如用薏米和芡实熬粥,加入适量山药,既能健脾又能祛湿,有助于增强脾胃运化功能,抵御暑湿之邪。

生活起居

调整作息,穿着适宜

夏季昼长夜短,应顺应自然规律,夜卧早起。尽量在 23 点前入睡,晨起适当早一些,以养护阳气。午时(11 - 13 时)阳气最旺,此时午睡 15 - 30 分钟,可助养心安神,还能避免剧烈活动耗伤津液。

穿着上选择棉麻材质、浅色衣物,此类衣物透气性好,利于汗液蒸发,可避免热郁生湿。

中药调理

防暑茶饮,健康随行

因贪凉饮冷导致拉肚子、呕吐、食欲差、肚子怕凉,且无口渴口苦症状时,可服用藿香正气。但需注意,若为高温引发中暑、热邪伤津,或热射病患者,则禁用藿香正气,因其为温热药物,可能加重病情 。

多汗、疲乏、倦怠等气阴两虚人群,可用益气养阴方。可取西洋参 6 克、麦冬 10 克、甘草 6 克,煎煮 15 分钟后饮用,可起到益气养阴的作用。

常感觉头昏、肌肉酸胀、精神不振者,应用化湿解暑方。取香薷、荷叶、陈皮各 10 克,加适量姜、枣,煎煮 15 分钟后饮用,可有效缓解症状。

穴位按摩

按揉三穴,缓解不适

1、万能“清凉油”—— 合谷穴:定位:手背,第1、2掌骨间,近第2掌骨中点桡侧(拇指食指并拢肌肉最高点)。操作:拇指用力按压或揉按1-3分钟,感觉酸胀为宜。功效:通经活络,清热解表,缓解头晕、头痛。

2、“心胸内关谋”—— 内关穴:定位:腕横纹上2寸(三横指),两筋之间。操作:拇指按压或揉按1-3分钟。功效:宁心安神,和胃降逆,缓解胸闷、恶心、心烦等暑热扰心症状。

3、清心泻热—— 少冲穴:定位:小指末节桡侧,指甲根角旁0.1寸。操作:拇指指甲掐按数次,或用笔帽点压。功效: 清心泻热,开窍醒神,对暑热导致的心烦、意识模糊有缓解作用。

专家简介

北京强寿中医医院 刘淑珍

科室:中医

职称:主任医师

【专长】临床常见病、老年病及老年健康咨询和用药指导。对于临床常见病有独到的辨证施治方案。如: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症、中风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疾病;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;痤疮及皮肤过敏性疾病;肿瘤术后及后期的中医调养。治疗妇科常见病,如:月经失调、痛经、非器质性病变的不育不孕症、更年期综合症等病症。利用中医外治法如:耳针、穴位贴、针灸、火罐、艾灸、等手法治疗临床常见病。具有全科医师资格,对常见的老年病、慢性病进行临床咨询与用药指导。

【简介】 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理事会常务理事,中国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,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针刀委员会委员,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客座教授,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外监督员。

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,拥有40余年临床经验。从师于中国著名中医专家,原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、国家领导人的中医保健工作组组长-吕秉仁老师。

出诊时间】每周五



群贤毕至

访客